信息来源: 米乐M6官方网站业协会 信息提供日期:2018-04-28 浏览:3566
从技术员、施工员、技术总工、生产经理,到项目经理兼任项目书记,从110米的星河丹堤住宅楼,到建筑高度244米的腾讯滨海大厦,再到369米的星河雅宝项目,他用了整整23年的时间见证了建筑行业的风云变幻,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建筑高度,也用自己的“匠心”、“建筑心”诠释了中建二局的“铁军”精神,他就是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早孙。
初闻,心之向往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沙头角海都花园项目,这是一个住宅楼项目。作为一名见习工长,我当时我还不清楚住宅楼、超高层的区别,所以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工长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在我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初步了解到什么是超高层,做超高层建筑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梦想。但我明白,无论做什么项目,都必须努力工作,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23年的建筑工作生涯,朱早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工作、身先士卒,每天加班达4小时,一年加班达近1500小时,无论是从事住宅楼项目,还是承接超高层项目施工,他都带领项目团队如期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刚步入工作岗位,朱早孙没有现场施工经验,对施工现场处于初步认识阶段。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了解现场施工情况,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经过同事的讲述、聊天,他慢慢对超高层有了初步印象,超高层项目成为了他魂牵梦绕之地。有着15年工作经验的老工长李师傅回忆道:“我还记得,朱早孙刚来项目的时候,他天天跟着我们跑现场,那个时候他啥都不懂,他就一股劲的一直问。晚上,他一回宿舍,他就拿起建筑书籍看,当时他的书桌全都是建筑专业书籍!我还记得,有一次,他突然过来问我,什么是超高层,问我做过哪些超高层项目,在做超高层项目时,难度最大的是什么。”白天,他跟着老工长一起走进施工现场,看着老工长是怎么样解决工作面交叉施工、进度跟踪、工人不根据方案施工等各种现场施工难题,遇到不是很明白的问题,他也会立刻向老工长、同事请教,直到将问题弄清楚、想明白。晚上,他还会抽出时间阅读各类建筑书籍,因为他知道勤能补拙,对于一个矿山建筑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必须比别人多花几倍的功夫去学习、求知,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在最初工作的几年,他虽一直从事住宅楼项目,积累着现场施工经验,但对超高层项目的施工,他也是时常关注,积极为从事超高层项目施工时刻准备着,如向老工长请教超高层施工技巧,查阅超高层施工书籍资料等等。
挑战,攻坚克难
2013年,朱早孙因工作调动因素,加入了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这个大家庭,被安排在第二项目部。第二项目部是一支从事超高层建筑的专业团队,担负着包括东海国际中心、腾讯滨海大厦、中国储能大厦等在内的多栋200米、300米以上地标性超高层建筑施工任务,被
誉为“穿行在云端的团队”。
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超高层项目,朱早孙准备全力以赴迎接新的挑战。腾讯滨海大厦分为南北两座塔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其中南塔建筑高度 244.1米,北塔194.85米,南北两座塔楼中间由三道钢结构连廊连接。腾讯滨海大厦项目由于造型独特、施工难度高,为解决现场施工难题,朱早孙大力推动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平日的工作中,他广泛阅读建筑书籍,搜集建筑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思考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运用到项目施工中,使劳模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项目部的创新源和攻关队。
2014年8月,腾讯滨海大厦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核心筒后施结构安全防护问题始终困扰着项目团队。由于部分部位因安装动臂塔吊和爬模机位,未能同步施工,遗留出许多后施结构,且多位于高空临边位置,现有防护平台无法作用于这些后施结构施工。朱早孙亲自带队深入施工现场,查看现场实际情况,了解到因工程造型独特,导致无法采用传统防护平台技术:钢管搭设整体防护平台和型钢搭设钢管防护平台。朱早孙迅速召集技术攻关小组商议解决方案,但由于工程结构的特殊性,无法借鉴参考现有项目防护平台,攻关小组一时也遇到了难题。面对此种情况,朱早孙对攻关小组强调道:“既然没有现有可借鉴的技术,那我们就自己研发攻关,自己创造出一种符合我们现场实际状况的防护平台。”针对防护平台的研发,他明确要求要考虑到施工操作难度、成本控制、安全可靠性等因素。他亲自查阅国内外相关施工技术资料,测量后施结构尺寸大小,设计方案图纸,与技术攻关小组讨论分析方案可行性。经过无数次的分析论证,并采用BIM技术模拟现场施工,最终决定采用“建筑物核心筒液压智能爬升防护平台”技术,既解决了防护平台在异形结构的升降运动,又可以循环周转使用,节约了项目成本。“液压爬摸顶升式混凝土液压布料机、大截面劲性钢骨柱钢桁架模板、建筑物核心筒液压智能爬升防护平台等等,这些都是他与项目员工一起总结出来的新技术,特别具有实效性!”提到朱早孙与同事们开发的新技术,项目总工程师程志军赞不绝口。在朱早孙与科研小组的共同努力下,第二项目部共取得了20多项专利技术,这些前沿技术在腾讯滨海大厦项目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硕果,薪火相传
“青年是我们公司、项目部的未来,一定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朱早孙经常对着全体员工强调道。他经常鼓励青年员工自觉学习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言传身教,将自己在超高层项目的施工经验教给青年员工,培养青年员工在超高层项目现场施工及管理能力。同时他还大胆使用年轻人,将有责任心的青年员工安排在关键岗位,给他们压担子,尽快让其成长、成才。
在工作上,朱早孙关心、培养青年员工,让其尽快走上重要岗位。在生活中,他更是抓住一切机会与青年员工沟通联系,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在工作之余,他时不时地走到员工宿舍,打着“检查内务”的幌子与青年员工聊天谈心,偶尔还会对寝室花草如何浇水养护、工地上小狗如何喂养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员工交流经验,营造出“和谐”、“轻松”、“愉快”的项目氛围。
作为项目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朱早孙还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活动,如带领青年员工现场实际指导施工工艺、邀请BIM技术专家现场培训、组织青年员工考察学习模范工地等,先后培养出多位青年骨干。许多青年骨干现在已经走上了关键岗位,如“科技先锋-陈天成”因技术工作出色,现全面主持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大体量项目技术工作,为施工生产提供技术保障;“青年岗位能手-郭民”因对项目全面管理工作的了解,现担任星河雅宝超高层项目执行经理,负责全面主持项目日常施工管理工作;“超高层的安全守护者-金尧”在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CI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全面负责腾讯滨海大厦项目现场施工工作,打好争创鲁班奖的攻坚战。
23年来,朱早孙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始终以“孺子牛”的精神在建筑岗位上默默耕耘,义无反顾地诠释着自己的“钢筋混凝土”人生。就像他常说:“高处不胜寒。超高层项目的挑战没有止境的,高度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进步,每一步都要战战兢兢,每一件事都要抱着敬畏的心态去面对,才能适应
时代、社会的变化,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朱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