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信息提供日期:2022-04-28 浏览:288
从人民南路“三局建筑走廊”到福田“总部大厦街区”;从南山“高新项目组团”到后海“地标工程集群”,42年来,中建三局建设了一系列深圳地标工程,深度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肌理。
“中建三局是特区改革发展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特区敢闯敢干的精神早已融入企业的文化血脉,鼓舞着几代人扎根深圳、建设深圳,更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再立新功。”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说,中建三局将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主线,狠抓项目管理和服务品质,精准对接深圳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特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助力打造“深圳质量”
4月20日,中建三局深圳市南山区微波山隧道项目左洞顺利贯通。施工过程中,项目创新性采用新型悬臂掘进机械掘进,从根本上消除了爆破振动给周边构筑物带来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噪声和粉尘排放,且优化掘进机截割头结构,将单日进尺从0.8米提高到2米,大大提升项目施工进度,获得业主及周边市民好评。这是中建三局在深圳地区开展“项目管理提升百日行动”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深圳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重要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流“深圳质量”。作为建筑业排头兵,中建三局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号召,集中优势资源,深耕深圳热土,致力通过管理升级和技术创新,为米乐M6官方网站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2021年以来,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琦在多次赴深调研的基础上,牵头制定发布《中建三局深圳市项目管理提升百日行动方案》。此后,中建三局在深211个项目同擂战鼓,掀起全面提升项目基础管理和均质化履约水平的热潮。
按照该方案,中建三局成立了两个“百日行动”巡检组,督促所有单位按照“一单位一方案,一项目一清单”要求,编制落实方案并完成宣贯,成立“百日行动”突击队,从管理提升、措施提升、标准化提升三大版块入手,制定网格化管控响应机制,逐一排查现场问题短板、安全隐患,营造全员参与“百日行动”的争先氛围。
目前该行动日程过半,经先后回访深圳市工务署、华润、万科等15家合作客户,多个项目在业主巡查评比中排名位居前列,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得到深圳市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不仅在管理提升上狠下工夫,中建三局立足行业前沿,通过技术、装备、材料等各生产要素创新,不断推动建造方式变革,助力米乐M6官方网站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迈进。
2021年11月,深圳市在建第一高楼——深圳城脉金融中心大厦项目外框结构全面封顶,深圳天际线再镶嵌上一颗“璀璨明珠”,而助力其安全快速拔节生长的就是中建三局全球首创的“空中造楼机”。该装备将大型塔机和安全防护、临时消防、临时堆场等施工设备、设施直接集成于施工平台上,共用支点,同步顶升,可覆盖4层半高度,承载力达数千吨,抵抗14级飓风,在百米高空让建筑施工作业如履平地,实现三天一个结构层的施工速度。该装备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向全社会发布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是推荐目录中唯一的房建领域高端装备。此外,在红土创新广场项目,“自爬升塔机”解决了内爬塔机爬升占用塔楼施工主线工期的痛点;在梅园城市更新单元项目,“悬挂式重载升降装置”变革基坑施工中重载车辆输运方式,解决传统基坑施工出土方式占地面积大、效率低、拆除成本高且耗时久的难题;同样是在城脉中心项目,单塔多笼施工电梯比常规单台施工电梯运载能力提升4至10倍……
在装配式建造方面,从2007年开始,中建三局率先在深圳推广装配式施工技术,承建全国首个装配式工业化项目万科青群楼、华南地区首个工业化住宅、时为全国面积最大的装配式保障房深圳龙悦居等项目。2018年,中建三局成立深汕PC构件厂,设计年产21.6万立方米构件,每年可支撑约300万平方米的装配式建筑,助力深圳及大湾区装配式建筑事业发展。2019年11月,“全球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正式启用,在这座建筑面积达160.5万平方米、相当于6座“鸟巢”的“巨无霸”场馆施工过程中,中建三局注重节材节能,通过运用BIM技术优化钢结构预制方案等措施,为这座全钢结构的工程,节约钢材27万吨,使之成为全国装配率最高的大型公用建筑和践行绿色建造理念的靓丽名片。
深度参与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建三局融合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工地、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系列产品,为米乐M6官方网站业智慧业务发展贡献“三局智慧”。
2020年疫情期间,中建三局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应急医院搭建了堪称同类项目“顶配”的智能化系统,包括多位一体联动的安全防范系统、按床位设置的医护对讲系统、高清传输的远程医疗及会诊系统、病房IPTV系统等12个子系统。基于该医院的“大脑中枢”信息中心,集成医院内所有信息,使其互联互通,同时确保收治患者的基本数据稳定快速传输,大幅提升医院救治效率,成就最先进的智慧医院。此外,中建三局还为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智能指挥中心、罗湖区智慧档案馆、罗湖区“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等一大批商业综合体、市政建筑、民用住宅项目装上“智慧芯”,助力建筑楼宇实现高度智能化、环保化、节能化。
“当前深圳住建系统正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加大力度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和标准。”李琦说,中建三局将坚定不移响应深圳市号召,努力打造城市建设新标杆,为深圳建设“品质之城”“绿色之都”“安全之城”贡献力量。
坚定践行“争先精神”
唯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深圳完成了“小渔村”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奇迹蜕变。中建三局“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企业口号正是脱胎于特区。42年来,企业品格与城市精神的高度契合,让中建三局从深圳再出发,逐渐成长为中国建筑业的优秀排头兵。
回顾深圳改革发展,“深圳速度”始终是绕不过的历史刻度。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中建三局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南下深圳投身改革开放大潮。
在“华夏第一高楼”的国贸大厦投标中,中建三局提出要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滑模工艺,以大幅缩短建筑工期,一举中标。1983 年9月18 日,经历连续三次滑模失败后,在各方支持下,中建三局顶住巨大压力与风险实施的第四次滑模最终成功,随后施工速度稳定在三天一层,最快达到两天半一层,“深圳速度”由此诞生,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在当时这项高风险创新试验中,深圳给予了企业无比的宽容和支持,时任深圳市副市长罗昌仁在同意中建三局第四次滑模试验时说:“国内首次把滑模技术运用到高层建筑中,失败在所难免,如果又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我们还有什么进步可言?这与中央设立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我建议再给三局一次机会!”
这份宽广包容,成就了“深圳速度”,给予了中建三局敢于创新、不断突破的广阔舞台。
上世纪90年代,中建三局在深圳地王商业大厦钢结构施工中,再创“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以刷新亚洲高度的创举,将中国建筑业推向世界摩天大楼级先进水平。
21世纪初,中建三局承建了全国首个装配式工业化项目万科青群楼、全国面积最大的装配式保障房深圳龙悦居、国内首个LEED认证的公建项目万科中心等,引领中国建筑业向绿色工业化迈进。
2015年,中建三局在深圳万科云城项目,立足于穿插施工提效,以“策划一体化、计划管理标准化、工艺工法标准化”为手段,达到工序精细、工艺创新、工期节省目标,开创业内闻名的“云城模式”,并将其总结为精益建造体系,逐步推广到全行业。
进入新时代,深圳正处于“双区”驱动和“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中建三局继续紧跟深圳改革发展步伐,一方面承建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前海第一座商务综合体——前海壹号、招联大厦、卓越宝中时代广场、前海控股大厦、嘉里中心、自贸大厦、卓越金融中心、弘毅全球PE中心、华润金融中心等,形成“前海地标工程集群”;万科总部大厦、神州数码、碳云大厦等众多具备高端实力、广泛影响力与经济辐射作用的高端企业总部大楼,让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茁壮成长;全球最高世代、最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深圳华星光电t7、全球单体面积最大最大电子洁净厂房——华星光电G11等一系列电子厂房项目,为深圳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电子产业园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中建三局将前沿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建筑科技,在深圳地区率先落地应用:宝安38区新乐花园、39区海乐花园棚户区改造、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技术中心二期、南山棚户改造等项目,以行业领先的EPC管理能力为业主提供高质量“交钥匙”服务;在深圳市美术馆新馆、第二图书馆项目,应用包含项目管理、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风险预警四大核心功能的智慧建造体系,全面提升资源配置与分析决策能力,承办2021年全国“质量月”线下观摩会,受到政府、同行、业主点赞。
匠心构筑城市气质
对一座现代城市而言,地标建筑不仅是城市经济实力厚度的体现,更是城市精神气质的写照。
42年来,随着深圳特区建设不断深入,人们对城市天际线的规划越发瑰丽宏伟。160.5米的深圳国贸大厦、245.8米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383.95米的深圳地王大厦、441.8米的深圳京基100大厦、592.5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一座座超高层在中建三局建设者的努力下,从蓝图变成了现实,不断刷新深圳天际线。
据统计,在深圳地区的罗湖、福田百余座百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中,中建三局先后承建了44座,其中,300米以上项目4座,200米以超高层项目26座。
2018年12月,位于南山区的392.5米的中国华润大厦落成,大楼因如“春笋”般的流线型外观,成为深圳湾又一抹亮丽的风景线。站在深圳湾的制高点眺望深圳全境,气势恢宏的城市天际线既是深圳全面发展的象征,也是吸引200 多家世界500 强企业前来投资的城市魅力缩影。
此外,中建三局承建住宅、学校、医院等项目超100座,让“来了就是深圳人”有了更多期待。深圳棚改新政第一村的华富村改造项目、“无线智能大厦”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深圳市首座绿建运营三星全钢结构建筑中建科工大厦、“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南方科技大学二期、创造“天人合一”的康复环境的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工程、全球最大垃圾焚烧电厂——东部环保电厂、“森林氧吧”深圳马拉松山湖绿道……一项项代表新发展理念的民生工程,为深圳人民提供温馨舒适、绿色宜居的居住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乐居深圳、贡献才智。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建三局承建的“南国第一门”——罗湖口岸联检大楼,作为我国最早实行联检的口岸,开通至今已超过20亿人次在这里出入境,如今年均有8200万人次通关,相当于一个欧洲国家的人口;2013年,中建三局承建的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通航,极大提升了深圳航空运力,年旅客吞吐量可达4500万人次;2016年,中建三局参建的深圳地铁9号线通车,极大地提升了城市交通效率,对实现深圳市“南北贯通、东拓西联、中心强化、两翼伸展”的空间发展策略和“三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中建三局承建的五和大道竣工,以崭新姿态为深圳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礼。
文化场馆是城市文化集中展示的窗口。今年1月28日,中建三局承建的“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美术馆新馆、第二图书馆主体结构封顶,即将为市民提供开放的城市交流客厅和智慧体验,让艺术与书籍走进大众;距其46公里外的龙岗区,中建三局承建的“红立方”龙岗三馆项目已于2018年正式开馆,这座深圳东部“城市客厅”,拥有深圳展示面积最大、展品展项品种数量最多的现代化科技馆,已经成为深圳靓丽的文化名片;从国内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之一的小梅沙海洋馆,到重构城市垂直公共空间的大浪文艺中心,再到世界级滨海湾区旅游地——深圳宝安滨海文化公园……近年来,中建三局匠心建设一系列深圳文化新地标,助力营造自由、包容、积极的城市精神,为深圳市民提供文娱新天地,向世界展示深圳的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程远州